一、立体重构
1、图形特征
展开 => 立体图; 立体 => 展开图
解题思路:先看相对面,再看相邻面
2、相对面
2.1 相对面判定
两个面无公共边、无公共点
一般做题先找直线间隔,再找Z字型两端
直线间隔
排在同一直线,且中间隔了一个面
示例图:a、c为相对面(在同一排直线上,中间隔了b面)
Z字型两端
下图四个方块类似Z字型,两端为a、d面
Z 字型两端的相对面需注意:竖线两端只能探出一个面
2.2 相对面应用
相对的两个面能够看见且只能看见其中一个
也就是说明:
- 相对面不能同时看见
- 相对面不能同时看不见
3、相邻面
在六面体中,两个面不相对,就相邻。图形中会包含有公共点和公共边。
- 公共边:将两个面连接起来
- 公共点:将三个面连接起来
下图中,蓝色边代表公共边,红色点代表公共点。
3.1 移面
移面原则
保证相对面始终相对
上图中,字母A到F面为一个可以组成六面体的平面展开图。根据相对面的直线间隔判定,可以得到B和D面为相对面,C和E面为相对面,则A与F为相对面。
此时移动A面,过程中,需要一直保证A和F一直为相对面。那么A面可以移动到图中1号位(Z字判定)、2号位(直线间隔判定)、3号位(Z字判定);
若移动的为F面,则F面可以移动到6号位(Z字判定)、7号位(Z字判定)
移面方法
移面方法主要围绕公共边重合原理展开
两条垂直变,贴边旋转。
例如上图:若将A移面至1号位,则A面下侧边和C面左侧边为公共边
贴公共边旋转,则会旋转为下面样式
旋转到1、2、3面所有结果如下
一排四个面,首尾直接相连
在上面示例中,中间为B、C、D、E四个面,组成了一排,可以看出B、E为相邻面
此时移位,直接将B面上侧面和E面下侧面直接相连,可得到
有两条竖线的边为他们的公共边,直接首尾相连即可
3.2 箭头法
该方法只能用来排除错误选项,并不能选出正确选项
和箭头法结果不一致的,一定排除;但结果一致的,也不一定正确
主要判断相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,若不相邻的面比较,需要先移面,再看左右位置
操作
- 选定起点、方向:起点和方向所有图需要保持一致
- 画箭头
判断
- 箭头方向不一致的,一定排除
【例子】:
可以看到上面示例图,箭头方向指定为从长线指向短线,看到圈在箭头右方
下面三个选项:
- 第一个图形:箭头从长线指向短线,圈在箭头右方,保留;
- 第二个图形:箭头从长线指向短线,圈在箭头右方,保留;
- 第三个图形:箭头从长线指向短线,圈在箭头左方,排除!!
- 所以第三个图形一定不对
二、定义判断
定义判断需严格依据定义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
该类题型中,需允许题目定义不完美,如果定义和自己认知不同,以题目定义为准
1、解题原则
- 定义为准
- 对比择优
- 优中选最优
- 差中选最差
2、题型分类
- 单定义:题目中只有一个名词或行为定义
- 多定义:一般为 2~4个
3、解题思路
- 看题文
- 符合/不符合、属于/不属于
- 正确/不正确
- 读定义:关键字、词、句
- 看选项
4、题文中的常见关键信息
在定义判断题目中,题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键性信息,这些关键词信息对应的标志词如下:
关键信息 | 标志词/定义 |
---|---|
主体 | 动作发出者 |
客体 | 动作承受者 |
本质 | 概念的基本属性 |
原因 | 因为 / 由于 / 由… |
方式 | 以…方式 / 采取…手段 / 通过… |
目的 | 为了…(一般为将来时) |
结果 | 导致… / 造成… |
条件 | 时间、地点等限制 |
被定义词 | 通俗直观,需重点关注 |
定义判断也有一些小的解题技巧:
- 读题技巧
- 单定义:读完第一个句号,进行选项排除。选不出答案时再读后面解释举例等
- 多定义:问谁读谁,进行选项排除。选不出答案时再读其他定义辅助排除
- 选项技巧
- 选项比较:择优 (常用)
- 同构排除:两个选项结构一样,则 同对同错 可全部排除